基于风险评估的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基于风险评估的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建立完善的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Biosecurity Measures),是防控动物疫病的重要内容。目前,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有3种方式:一是经验式,根据在疫病防控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生物安全措施;二是清单式,将养殖场应该制定的生物安全措施分若干方面,列出清单,逐一制定完善;三是基于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基于风险分析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原名OIE)推荐的,也是我国在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过程中要求采用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动物疫病防控中的风险(Risk)指一定条件下规定动物疫病及生物性危害在养殖场传入、发生和扩散的可能性,及其对动物饲养、动物产品安全及环境、生态安全等产生的不利后果。基于风险分析的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就是通过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等系统科学的方法,将威胁养殖场的风险降到可接受的程度。基于风险分析的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包括以下4个步骤:

1

风险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

对有传入或可能传入的疫病进行识别。如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对具体是哪种或哪几种疫病有可能传入并将造成严重的疫病发生进行确认,也就是通过风险识别,确定要重点防控的疫病种类。

2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包括传入风险评估(Entry Assessment)、传播(暴露)风险评估( Exposure Assessment)和结果评估(Consequence Assessment)。按照农业农村部《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的《规定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准则》要求,对可能造成疫病传入和传播的包括周边环境、选址布局、设施设备、防疫管理、人员管理、投入品管理、运输管理、其他风险等8大方面因素进行识别、描述,在对各风险因素存在的问题、风险水平、不确定性水平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存在的主要风险,判定风险等级,具体可将每个风险点分为可忽略、低、中、高4个等级的风险。

3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选择和实施能够降低风险水平的措施,并对措施实施效果开展评价的过程。按照农业农村部《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的《生物安全计划准则》要求,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中等以上风险因素,设立相应的关键控制点,并针对重要的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从而形成一整套科学、系统,且重点突出的生物安全措施。

4

风险交流(Risk Communication)

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管理者及利益相关方交流风险信息的过程,风险交流可在风险分析过程中随时进行。通过风险交流,对整个风险分析过程的科学性、严密性、存在问题及拟风险管理措施等,进行充分沟通和讨论,形成一致意见。

结论

基于风险分析的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与其他生物安全管理模式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性、科学性。它是建立在对具体养殖场的风险识别,传入和传播风险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并有相应的风险交流和生物安全措施纠偏程序,有一套科学、完整的方法。

(2)针对性强。一是针对具有威胁或潜在威胁的风险(疫病);二是针对具体养殖场的情况,如选址、设施建设、人员、管理等。

(3)重点突出。针对最具危害的疫病(如非洲猪瘟等),通过风险分析,评估出传入和传播的高、中、低等风险点,从而能有重点地制定生物安全计划、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基于风险分析的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是WOAH总结各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生安全体系,已通过该组织的《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021年版)向全球推广,我国已将该体系纳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的要求中。相信其在我国养殖场企业的广泛使用,将进一步提升养殖业生物安全水平,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